“党建+治理”提升边境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中国农网    时间:2023-08-16 20:46:31

X 关闭

“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该怎么补办身份证……”内蒙古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室韦边境派出所所长尹海鹏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翻一翻民情日记本,看上面记录的群众投诉和意见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镇虽小,事情不少。“村民的幸福感多来自身边小事的解决。截至目前,派出所共开展各类便民服务50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件。这些小事就是群众的挂心事,我们必须一件一件办好。”尹海鹏说。

服务群众暖人心

80岁高龄老人夏先生的女儿每到过年过节时,就会给所里送去慰问品,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去年她父亲身份证丢失,造成在办理社保、医疗等业务上不便,派出所民警走访得知后“亲接亲送”到所里为他父亲办理身份证。“咱民警冬天经常帮我父亲清扫大院、清理积雪、送生活用水呢。”群众夏女士感激地说道。

这样的“服务窗口”,在室韦边境派出所并不罕见。派出所每个民警每个月还会利用社区开会的时间,主动下沉到各社区,做实做细上门送证、上门收集材料、上门答疑解惑三项工作,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不仅如此,派出所还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了形象镜、拍证件照用的深色衬衫、洗漱用品等,精心打造户籍室,确保辖区群众能拍出形象整洁的证件照。

这一件件有温度的举措,都是室韦边境派出所创新推出“党建+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有效将边境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向前推进到“最后一米”。

“124”强化边境治理工作

今年6月20日,一辆SYV轿车陷入泥潭无法移动,请求民警救援。“接到游客求助后,所里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我和驻社民警、辅警携带救援设备,迅速赶往事发现场,确认无人员受伤后,我们通过拖拽、填充泥潭等方式,成功将被困车辆救出。”万宁说道。

为提高边境治理精细化水平,室韦边境派出所积极探索,靠前服务,以党建为“笔”,以基层治理为“线”,画出边境基层治理新格局。

副所长高杰说,2023年以来,他们探索建立了“124”边境治理工作模式,“1”为党建引领,将辖区分为1个社区3个网格,每个警区划定所属民辅警、护边员、联防队员,统一下沉至网格;“2”为实施“室组联动”警务改革,所里的分为4个小组,相互协助,协同作战;“4”是以“四项内容”为抓手,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维护治安秩序,打造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网格化治理体系,激活边境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警地民联合护边境

今年6月,随着春耕工作的开始,驻区民警王朋锋接到热心群众消息,在201国道路上,一辆小轿车差点儿撞上黄昏行驶的农用拖拉机,起了冲突。但还没等王鹏锋到达现场,当事人就被护边员劝和了。

王朋锋以社区为家,把群众当亲人,架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通过与群众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辖区内许多护边员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为他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作为一名包干民警,王朋锋以“驻区”的方式,切实增强了派出所在辖区边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统筹网格力量的主动权,推动了警务工作与边境治理深度融合。

近年来,该所设立了2个警务室,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打造出“一个社区就是一座坚强的堡垒,一个护边员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的最广泛平安共同体。同时,建立警地民三方联创模式,为管边护边注入“强心剂”、跑出“加速度”。

“边境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党建这根‘绘画笔’画出了警地民联防联控‘千条线’,实现了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派出所,室韦镇成了名副其实的平安幸福镇,连续10年实现大型案件‘零发案’。”尹海鹏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